延边州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王辉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圆满结束
- 敦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 2025-06-05 13:52
- 阅读 61
为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强各县市间和校际间的交流、合作,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延边州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王辉名师工作室于5月28日在敦化市大蒲柴河镇中心小学校开展了送培送教活动。延边州教育学院教务处葛处长、敦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吴哲广副校长、延吉市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部孙杰主任、延吉市教师进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王靖雯主任、以及各县市工作室成员和敦化市各基层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以“项目驱动 + 跨学科融合”为核心主题,紧扣《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的要求,通过“同题异构课堂展示 + 在地化课程讲座 + 互动研讨” 的立体式教研,为敦化市、乃至延边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价值:
本次活动由两名工作室成员引领成员校的项目组老师接力赛形式完成了四节《端午 “棕” 情》主题课程,充分展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性:开展梯度化目标设计,低年级主题生成课聚焦“文化感知与问题提出”,高年级围绕“端午文化传承”设计“诗词吟诵 + 手工制作 + 劳动体验”的融合方案,体现从“认知” 到 “行动”的能力进阶。
同时以跨学科形式协同落地:在课堂中自然融入语文(端午诗词解读)、美术(香囊设计)、劳动(包粽技巧)等学科元素,为“打破学科壁垒”、让单一主题成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载体”,进而开展“项目驱动”下的深度学习。
工作室主持人、敦化市教师进修学校综合部王辉主任的《在地化资源整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讲座,以敦化市为例,系统阐述了 “资源挖掘 — 课程转化 — 实践落地” 的完整路径:
即以三维度资源梳理到四原则实践指引,指导学科老师既落实教育目标,又体现资源保护意识,为各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框架。
研讨环节中,参会教师围绕 “跨学科教师如何协同备课”“活动评价如何兼顾过程与结果” 等问题展开热烈交流。
本次活动是起点,而非终点。最后,吴哲广校长寄语工作室及全体参会老师,希望工作室坚持“辐射化”作用,牵头建立“线上资源共享平台”,定期推送优秀课例、讲座资料及教研成果,各成员校要发挥“火种”效应,通过“二次教研”“校内示范课”等方式,将本次活动所学转化为岗位实践。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今天,我们在蒲小的课堂上看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力——它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长旅程;它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多学科教师、家长、社会力量共同编织的育人网络。希望各位同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扎根延边本土,深耕实践课堂,让“项目驱动 + 跨学科融合”的理念在全州各校落地生根,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王辉)
初审:李军
复审:陈勇
终审:张立峰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