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联横拓探要素 务求实效耕语用
- 敦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 2025-09-30 13:56
- 阅读 235
——2025年度吉林省“强化实践任务 凸显语言运用”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纪实
为贯彻落实2025年度吉林省小学语文““强化实践任务 凸显语言运用”教研主题, 9月29日-30日,由吉林省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培训部语文教研室主办,延边州教育学院、敦化市教师进修学校、敦化市第二实验小学校承办的,以“纵联横拓探要素,务求实效耕语用”为主题的吉林省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以课堂实践为舟,在新课标落地的浩瀚航程中,共探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之道。
吉林省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张陆慧,吉林省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成员吉林市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研训部主任唐德喜、长春市朝阳区慧达小学副校长姜浩、长春市净月区教育科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赵金姣,延边州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谭秀秀老师,以及延边州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杨丽慧、小学语文教研员王晓霞,敦化市教育局局长姬广建、副局长刘佳伟,基础教育科科长印海涛、敦化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张立峰、副校长吴泽广、敦化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王继锋等莅临活动现场。来自吉林省各地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名优骨干教师,省直属小学教学领导和教师,共计200余人参加线下活动,同时进行了线上同步直播,线上参与人数达一万余人。
开幕式:锚定方向,共启征程
活动伊始,敦化市第二实验小学校王继峰校长致欢迎词,对远道而来的领导、专家及同仁表示诚挚问候;敦化市教育局姬广建局长发表讲话,强调语文教育创新对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延边州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杨丽慧则深入解读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核心方向,为本次研讨会精准锚定了实践航向,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聚焦“关键句”,贯通学段脉络
为期两天的活动以“实践”为核心,通过经验分享、课例展示、团队解读等形式,立体呈现新课标理念的课堂转化。
“独行快,众行远”,在语文教学的探索之路上,每一份经验都是通往高效课堂的阶梯。敦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刘丽丽老师以“纵联横拓探要素,务求实效耕语用”为主题,明确了语文要素的教学逻辑,构建了单元整合教学模型,夯实了课标落地的路径,打开要素教学新视野。

上午的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场,四节课串联起“关键句”学习的完整链条——苑丽丽老师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让学生初识关键句之妙,许立慧老师的《海滨小城》深化其理解,田春红老师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借文本对比拓宽学习边界,曹殿元老师的《这儿真美》习作课则实现“读写融通”,让关键句从“理解”走向“运用”。课后,迟金芳、刘巍等老师解读单元整体设计,品味教师们是如何将新课标要求拆解为具体课堂环节,探寻教学背后的逻辑与匠心。

下午的课例跨越二年级至六年级,勾勒出“关键句”要素的成长轨迹。徐美艳老师的《太空生活趣事多》(二年级)播下关键信息提取的种子,山迪老师的《大自然的声音》(三年级)引导学生借关键句梳理文脉,孙焕波老师的《搭石》(五年级)以关键句提速阅读,刘玉华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六年级)更以关键句为媒,让学生在理解环保理念时涵养责任担当,让语文学习与生活共鸣。

覆盖“识写读写”,展现教学全景
首日是对“关键句”要素的深度探究,次日便是语文教学的全景铺陈。陈禹欣老师带来的识字课《树之歌》巧设情境,践行了新课标“自主识字、自主阅读”的理念;郭晓静老师的《小毛虫》(二年级),在阅读中融入识字写字教学,充分展示了一年来延边州对于“识字写字教学策略的教学探究”成果。栾凤婷老师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以文本为桥,让家国情怀在学生心中扎根;李欣坤老师的《______让生活更美好》(六年级)习作课,如一把钥匙,打开学生的心扉,让真情实感流淌于笔尖。

名家论坛:思想碰撞,指明方向
吉林省语文教学研究组专家团队首先肯定了本次展示课例的整体价值——所有课例均紧扣“语文要素螺旋上升”规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衔接”。在点评不同年段课例时,专家特别关注“语文要素的年段适配性”,清晰呈现了“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要素进阶轨迹。同时,专家也从“精准教学”角度提出优化建议:部分课例在“思维支架搭建”上仍有提升空间。
与会领导和专家为全体出课和讲座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解读的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以激励老师们在教改和教研道路上砥砺前行。

薪火相传,步履不停
活动最后,吉林省小学语文教研员张陆慧进行了活动总结,她首先以“理念破冰”“课堂革命”“价值回归”三个词来总结本次教学研讨会呈现出来的变革方向,对敦化小学语文深耕“关键语句”语文要素在教学中取得的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给予了充分地肯定:“这两天的每一堂课、每一次交流都愈发清晰:语文的根,在语用;语文的魂,在实践。”最后,许下三个坚定的承诺:第一,做“语用”理念的深度耕作者。不止于“教过”,而要追求“学会”;不止于“设计”,更要关注“发生”。第二,做“学生立场”的坚定守护者。让我们的每一份教案,都写满对学情的洞察;让我们的每一节课堂,都回响着生命对话的交响。第三,做“教研共同体”的积极建设者。打破校际壁垒,联通城乡资源,让优秀的经验如活水般流动,形成我们吉林小语人“众行致远”的磅礴力量。

“新课标是罗盘,课堂是沃土。”回顾本次活动,聚焦语文要素的纵联横拓,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为思维而教,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短短两天时间,让我们共同见证了一场教育的视听盛宴。参会同仁纷纷表示,将把两天的感悟与收获转化为教学实践,在课堂上播撒文化种子,点亮学生心中的语文光芒。期待未来再聚首,共话语文教育新发展!(刘丽丽)

初审:李军
复审:陈勇
终审:张立峰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