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力量】用赏识唤醒自信——做激励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 2025-03-27 08:22
- 阅读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
实验小学以“红烛校园”建设为重点工作,用先进事迹激励全体教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敦化市实验小学本期教师——陈琦老师。
陈琦老师,1990年参加工作,正高级教师,吉林省科研名师、吉林省骨干教师、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巾帼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吉林省优秀班主任,延边州师德先进个人、延边州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敦化市教书育人楷模、十佳班主任。从教35年来,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现任实验小学四年级班主任。
清晨,金色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轻柔地铺满教室。教室里回荡着早自习琅琅的读书声,充满蓬勃朝气。然而,学习委员一声带着责备的话语,打破了这份和谐。原来是铭铭又在晨读时走神了,眼神飘忽不定,手中的书本只是机械地随意翻动着。这一幕,被陈老师默默看在眼里,没有当场训诫,而是暗自记在了心中。
自那以后,陈老师开始格外留意铭铭的一举一动。她敏锐地发现,铭铭并非对学习毫无兴趣,只是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能力较为薄弱。经过一番深入了解和细致分析,陈老师判断,铭铭缺乏内驱力,这使得他在学习和班级活动中总是提不起精神,难以主动投入其中。
为了帮助铭铭重新点燃学习的热情,陈老师决定从细微之处入手。她先是和铭铭一起制定了一个个小目标:早自习专注晨读、课堂上不再拖延、认真书写每一个字、每天按时完成作业等等。目标确定后,陈老师时刻关注着铭铭的点滴表现。哪怕是一次书写工整的作业,陈老师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郑重表扬:“铭铭这次作业书写得格外认真,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他的用心,老师真的特别欣慰!”当铭铭在课堂上有精彩的发言时,陈老师会立刻给予肯定:“铭铭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思考角度更是独特新颖,让老师眼前一亮哦!”哪怕考试成绩只有些许进步,陈老师也会真诚地赞扬他付出的努力。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赏识与鼓励,恰似一束束微光,逐渐驱散了铭铭内心的阴霾,让他重新找回了努力奋进的自信。
得知铭铭一心想当体育委员,却因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在竞争中屡屡落败,心情十分低落。为了激发他的内驱力,陈老师为他找了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还特意为他们两人单独设置了体育委员的岗位,只要谁能在各方面超越对方,就能顺利上岗。这一举措瞬间点燃了铭铭的竞争意识,他在学习上变得更加用心。当铭铭成功挑战对手,如愿以偿地当上体育委员时,那份通过努力换来的成就感与幸福感,全都写在了他稚嫩的脸上。
一天,铭铭满脸委屈地向陈老师倾诉:“我妈妈总是看不到我的努力,不管我进步多大,她都觉得不够好,还老是拿我和别人比。”听到这番话,陈老师意识到家庭教育对铭铭的重要影响。于是,她及时与铭铭妈妈取得联系,耐心地讲述铭铭在学校的种种改变与进步,着重强调关注孩子自身成长轨迹的关键意义,提醒她切勿总是将自己的孩子与他人作比较。铭铭妈妈深受触动,表示今后会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努力与进步。此后,每当铭铭有一点进步,陈琦老师都会通过饱含真情的文字,或是记录孩子精彩瞬间的视频,及时告知铭铭妈妈,目的就是让铭铭真切感受到老师和家长对他的重视,从而获得持续奋进的动力。铭铭妈妈每次见到陈老师,都满是感激,千言万语道不尽这份谢意。
在陈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关爱下,铭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今的他,自律性大大增强,学习主动性大有提高,不再需要老师和家长反复催促,能够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他也能较好地管理时间,认真听讲,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曾经那个缺乏自我约束的小男孩,正一步步成长为一个能够自我管理的少年。
从铭铭的蜕变中,我们深切地领悟到,教育绝非一蹴而就的宏大工程,而是由无数个温暖人心的细节汇聚而成。关注孩子的每一点细微变化,放大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用心与家长沟通协作,这些细节就像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教育的温暖海洋,滋养着孩子们茁壮成长。把细节做成伟大,孩子们的生命就会铺满鲜花。(李玉威)
来源:工 会
初审:李 萌
复审:李 强
终审:张玉萍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快来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